一个农机合作社的种粮账(深度观察)
谁说种粮不赚钱?关键要看怎么种——
一个农机合作社的种粮账(深度观察)
本报记者 郁静娴
效率账
规模出效益,天上飞的,地下跑的,智慧农机唱主角,一亩成本节约5%—10%,万亩增收300万元
夏粮丰收,又播下新的一季。在河北赵县南姚家庄村的田野里,一台台联合收割机灵活地掉头、转弯,一垄小麦从前面“吃”了进去;打捆机紧跟其后,将“吐出”的秸秆粉碎、压块;排在队尾的免耕播种机旋即上前,沿着麦茬撒下玉米种子,收割、脱粒、播种一气呵成。
“单产1100斤!这半年来大伙儿不容易,中午都去伙房吃包子啊!”站在田头,光辉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姚风娟大声招呼。
帽衫白裤,齐耳短发,话声脆亮,50岁的姚大姐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干练。她10年前毅然放弃县城的工作,回村种地。当时,不少亲戚都埋怨:“种地还能比上班强?她将来肯定会后悔。”
“谁说种粮不赚钱?关键要看怎么种。”姚风娟有股倔劲儿,她牵头成立合作社,流转土地,规模经营。可是,合作社有啥优势?村里人凭啥把地交给你?
在县城工厂干过财务的姚风娟,一项一项种地成本抠得仔细:
一亩地一年一季小麦、一季玉米,买种子要80元,肥料290元,浇地要360元(电费90元、人工270元),耕种收500元(农药140元,人工360元),流转费800元,一亩粮食总成本要2030元。
“人工成本占到30%,合作社要想有赚头,必须把人工这块降下来。”姚风娟说。
机器换人工,她和丈夫姚广辉一步一步置办农机。“家里的积蓄,全投在农机上头了。”姚风娟指着合作社大院里,“瞧,150台套农机,耕、种、收到打捆、烘干,应有尽有,这是咱种粮的底气。”
“收割机收一小时,相当于20个人干一天。合作社25台收割机同时下地,一天下来,光是人工就能省1万元。”姚广辉对这些宝贝如数家珍:“这是2016年买的收割机,42万多,国家补贴了7万多元。”“那台啊,是高地隙玉米植保机,轮子细,不压粮,玉米长到两米高时,就要用上它了”……
农机不断升级。今年,智能联合收割机、激光平地仪等智慧农机成了种地主角儿。“你瞧,拖拉机都能无人驾驶!”姚风娟边说边介绍,智能联合收割机自带测亩仪和测产仪,每千米误差在2厘米以内,一天就可以作业1200亩。
几年摸爬滚打,姚风娟笃定了这条种粮路:“把规模做大,不光靠流转,更要卖服务。”今年,合作社经营规模扩大到了1.2万亩,其中农户带地入社4000亩,合作社流转经营3600亩,托管服务4400多亩。
农机装“大脑”,推动农业效率变革。姚风娟说,“1.2万亩地,平时只要26人,农忙时再雇60个临时工,一个人就能管200亩地,‘三夏’变‘两夏’,你说省心不省心!”
规模出效益,合作社的优势显现出来。姚风娟算起了效率账——
看投入,化肥从厂家统一订购,一吨便宜100—120块,再加上批量购买种子、农药,成本还能节约5%—10%,平均下来,每亩地能节省出100多元。
看产出,3600亩地跟敦煌种业签了订单,产的是麦种,一斤2.2元,比普通小麦贵上近1倍;玉米专供饲料厂,经色选机筛选,一斤多卖两毛钱。
“单看一亩地不咋惹眼,可1.2万亩一里一外算下来,纯利润300多万元。”姚风娟说。
看到合作社的效益,村里“老把式”心服口服。3年前,姚国华带着自家4亩地入了股,他算起了自家的种粮账——
“自己种地,种子化肥花费只多不少,小农户接订单,没那个实力,不算人工,一年到头一亩地落不下千把块。现在入股合作社,一年地租加上分红也近千元,省心不说,我还多了份收入,在这儿当农机手,农忙时一天能挣400元!”
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,“指尖种地”热起来,今年合作社流转面积增长了近40%。“现在种地像网上约车那样方便。”南轮城村种粮大户张立中感叹,“托管服务能‘点菜’,也能‘包席’,代耕、代种、代收,每亩全托管费用不到300元,省钱省心,这钱花得值!”
智慧农机开启了种地新模式。赵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秦伟强介绍,全县农机总动力达68.98万千瓦,拥有各类大型农机具2万余台,小麦、玉米耕种收机械化率达99.6%,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.5%。在河北,5年来,全省累计投入近1亿元,打造79个智慧农场,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了全程生产机械化。
科技账
用上大数据,“会”种地变“慧”种地,漫灌改喷灌,省钱还增效,100亩地多“长”出2万元
合作社服务面积大了,姚风娟遇到了新烦恼:土地质量参差不齐,不同的地亩产能差出几百斤;担心不出苗,一个穴坑播两三粒种,等苗长出来,还要雇人再拔掉多余的……
经营压力也不小:包地费、农资价格不断看涨,农机设备不断折旧……去年合作社种植、托管的总收入,一半花在了社员分红上,20%用于合作社发展积累,剩余的全耗在了购置农机、购买农资上。
姚风娟越发感到,种地还得靠科技出效益,“父辈人种几亩、十几亩地,凭老经验就行。现在要种好1万多亩地,必须技术精准、精细管理。”
第一招,利用大数据,分层施肥。
“你说的耕种管理问题,有解决方案了。”一大早,雷沃重工公司的李坡博士就来到合作社,“你看,这是利用大数据科学选取的测量过的位点,能从手机上看到土壤氮磷钾元素含量和温度、湿度分析,这块地适合种啥作物、怎么施肥,一目了然。”
“肥料直接撒在土上,早就过时啦!”姚风娟现在也算是土专家了,她解释,麦苗在不同生长阶段,根系深度不同,利用免耕深松分层施肥播种机,在播种时,将缓释肥分三层撒在土壤里,有助于苗吸收到更多营养。
第二招,按需打药,提高质量。
“打多少药,什么时候打,这个得问张博士,这会估摸着正在田里做试验呢。”姚风娟口中的张博士,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的张锦伟。
从2017年初开始,张锦伟隔三差五就会来合作社采样,推进自走式高地隙精准变量施药机试验项目,“这种新型施药机,就是冲着农药精准高效施用方向去的。”张锦伟说,在北斗导航系统的施药路线指引下,通过整合施药机压力、流量和行走速度等多项参数,施药不漏喷、不重喷,与传统施药机相比,节药至少两成,还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。
靠着节药节肥,合作社每亩地省下了30元成本。“别小看这30元,在农业上,抠细账才能赢大账啊。”姚风娟深有体会。
第三招,节水灌溉,节本增效。
“过去小麦亩产要上1000斤,至少要灌四五次水。”姚风娟说,可这儿水资源并不丰沛,怎么缓解供需矛盾?“以前浇地靠机井,现在用上了喷灌设备,大喷头换成了小喷枪,每年能省30%左右的水。”县里推进节水灌溉技术与节水品种集成,推广“一水千斤”小麦栽培模式,每亩节水52立方米左右。
用水减下来了,产量反而上去了。姚风娟算盘打得精细:改变灌溉方式后,沟渠用不上了,再把田埂打掉,这些被占用的地块又能种粮食,每百亩能多出11亩地,“按一季小麦一季玉米,亩产各千斤估算,100亩地能多‘长’出2万多元!”
从产前到产中,合作社管理越来越精细,水土保住了,地力上来了,化肥减施了,产量、质量提升了。眼下,她又瞄向了产后环节:秸秆处理。
“小心,路上慢慢开!”姚风娟在院门口扯着嗓子喊,一辆满载秸秆的卡车驶出合作社的场院。去年,合作社和县有机肥厂签了秸秆回收加工协议:秸秆加工成有机肥后,再返给合作社,国家还给每吨补贴100元。
“去年新添了台粉碎打捆机,真管用!”姚风娟说,“瞧瞧这院里,天上飞的,地上跑的,全是咱的好帮手咧!”
增值账
瞄准深加工,石磨面粉1斤卖到8元,利润比卖原粮翻了三个跟头
“姚大姐,这晌儿有空不?俺来领上半年的租金。”隔壁停住头村村民马素杰从办公室外探进半个身子。
“好嘞,要现金还是打卡里?”姚风娟麻利地打开文件夹,取出一本租赁费发放表。“你家流转了8亩,上半年租金4000元,来,签个字!”
这两年,姚风娟种地种出了名气,合作社发展步入了快车道。她又开始琢磨,效益咋突破,一粒麦子还能做啥?
姚风娟抬头看市场,她瞄准了粮食加工链条。
去年7月,合作社的石磨面粉车间投产运行。一进车间大门,一股麦香扑鼻而来。门口架子上堆放着统一包装的产品,袋子左上角的“冀兴隆”商标非常醒目。再往里走,六七台传统石磨,上接进料口,底座安上了动力轴,转得正欢。
1斤小麦能出近1斤全麦粉,或者8两水饺粉,原料、电费、包装、用工,林林总总算下来,一斤面粉的加工成本4元出头。
“咱种的是优质高筋小麦,加工成面粉,最适合做面包。”姚风娟说,用的是古法石磨工艺,低温研磨,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小麦的营养,并且加工过程中含有麸皮,出来的面粉呈现淡黄色,麦香味浓郁,一袋5公斤,至少卖80元,县里很多单位的食堂、超市抢着要。
“这面粉价格还有提升空间。”姚风娟神秘地说,几年前,她从合作社自有地块中辟出800亩地,专门用来种植有机小麦:土壤里施有机底肥,定期喷施有机富硒叶面肥,还对接上了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,进行地力监测,“今年是第五年,到明年,就可以申请有机认证了。”
种有机麦,管理更精细,投入更大,但一算账,还是值当。“有机不有机,价格差别大,像这样一袋面粉,能卖120元咧!跟种普通小麦比,一亩地能增收1600元。”姚风娟说,优质产品才能叫得响市场、挣得更多。
合作社尝到了深加工的甜头。去年,车间的石磨基本上转个不停,小麦磨成面粉,一斤利润3块多,比卖原粮翻了三个跟头。
“现在的车间还是太小,石磨效率较低,每天只能加工十四五吨,产能不太跟得上。”姚风娟心里有点着急,希望尽快把加工做大做强,“面粉规模上去了,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面条,把更多环节的利润攥在自己手里。”
种粮蹚出新路,合作社吸引了280多个社员。下一步有啥打算?
姚风娟牵头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把玉米、小麦、小杂粮加工和销售纳入了经营范围,“种粮有专家,销售有订单,各环节都参与,增值收益才会更可观。”
目前,合作社加工面粉的小麦品种,主要种在社员入社的4000亩地里。姚风娟还想多流转些土地,“统一管理,产品品质才更有保障。”
瞅准机遇,推动农业产业“接二连三融合发展”。合作社交通便利,离赵州桥不到10公里,姚风娟琢磨开个农家乐。“合作社机库对面,还有个小院,想建个生态小菜园,养点鸡鸭,平时过路游客就能采摘,也能吃饭住宿。”
姚风娟坦言,亟须破除资金和人才瓶颈。“干农业不容易呀!资金回笼慢,风险还不低。”姚风娟感慨,“就拿石磨生产车间来说,前后投了176万元,今年疫情一来,停了小半年。”现在,她最期盼的是能向银行申请到农机抵押贷款,把石磨加工项目继续做大,农家乐项目早点落地。
人才瓶颈开始破题。上半年,合作社招聘了六七个“90后”毕业生,提供每月4500元的底薪,包食宿。“年轻人学习能力强、接受新事物快,这些娃娃里面不仅有学农的,还有学营销管理的,将来还能更好开拓市场。”
“现在会种地不稀奇了,关键怎么才能种好地。这里头学问大,往后还得靠年轻人哪。”姚风娟憧憬着未来,“到那时候,在智慧农场里工作,真的要叫人人羡慕哩!”
-
来自福建省龙岩市的网友:
继续学习,一起验证
-
来自青海省西宁市的网友:
新帖报个到。
-
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网友:
被小编盯上了
-
来自云南省曲靖市的网友:
我来啦,找到部队
-
来自河北省安国市的网友:
不是吧?
-
来自山西省汾阳市的网友:
有特色
-
来自江苏省高邮市的网友:
继续呀
-
来自黑龙江省尚志市的网友:
楼主辛苦~
-
来自浙江省舟山市的网友:
make一下子
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③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